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全部

中央美术学院和清华美院在艺术教育挑战上有何应对

发布时间:2025-05-13浏览次数:10

中央美术学院

1. 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通过对社会、文化、经济、环境与技术的分析,培养立足中国语境、具国际视野、具备跨领域设计能力、跨文化理解力及批判性思维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2. 系统设计:从系统学视角研究复杂设计议题,倡导研究和实验驱动的设计,强调设计即研究、实践、系统的三重认知。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还原论转向整体论,关注新时代新现象。通过引入参数化设计与人工智能,探索其在各类场景中的应用,培养在智能设计、人机协同、群智开放和数字制造等领域具创新精神、创业潜力的设计人才。

3. 社会设计:专注于中国城乡社区设计与社会治理,关注对“具体人群在具体地方的形成过程”的关怀为研究目标,通过探讨从个人到公共的价值,启发学生洞察社会过程中的问题,识别影响变化的关键杠杆。课程强调尊重和运用当地知识观念、材料与技术,促进与当地社会组织的协作,激发社会设计师的共情力和创造力,重新配置资源,形成社区新质生产力与基于信义的关系,解决社会问题,满足实际需求。

4. 服务设计:是应对全球社会与经济转型的新兴设计学科,基于对新商业和社会组织的需求,形成创新体系与工作方法。作为设计学科变革的战略方向,它提供新视角与工具,积极应对各领域的新挑战与机会。服务设计旨在培养具创新思维、战略视野和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推动服务型社会与共益社会的建设。

5. 艺术治疗:作为跨学科领域,融合艺术、心理学、神经科学等理论,针对焦虑、抑郁和阿尔茨海默症等提供评估与干预策略,促进心身发展和社会福祉。该方向依托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传统与资源,专注于本土化变革与系统创新,致力于培养具前瞻视野和复合型能力的艺术治疗人才。

6. 设计策展与空间叙事:当代展览作为构建创作者与观者之间的媒介,呈现共享的动态结构。课程结合主题讨论与项目实践,研究多元策展模式,并置于广阔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中,通过跨学科方法,拓展设计策展的潜力。基于策展理论,探索空间叙事实践的表达与传播,反思展览如何利用具体陈述模式为观者构建意义。

7. 工业设计(工科):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立足于产业升级,以支柱产业和高精尖领域为场域,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和社会形态升级,强调在美术学院平台上进行“艺工融合”的教育创新探索,转化新型工具,提供新型方案和创造新型标准。工业设计培养具备跨域视野的、融汇多元知识的、致力社会升级的产业创新设计标准制定者。

清华美院

1. 艺科融合:依托清华大学综合学科平台和强大的理工科优势,美术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跨学科交流发展驶入快车道,并明确了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办学特色和学术旗帜。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李政道和著名艺术家吴冠同倡导“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的两面”,于2001年发起成立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举办“第一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开始着力培养“完全新型的艺术科学家和科学艺术家”。

2. 健全“一体两翼”办学格局:在持续加强学院本部学科建设的重点推进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和清华大学米兰艺术设计学院建设,形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学科研为重点、成果转化为动力、国际合作为突破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三院一体”有机体系。

3. 服务国家和民生: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服务民生这一主线,大力构建艺科融合新生态,加强统筹谋划和重点攻关,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交流等方面持续改革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成果和经验。“基于新文科建设理念的交叉整合设计学改革研究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获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北京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在国内外众多权威展览或竞赛中摘得大奖。

Copyright © 2022-2025 北京华夏屹立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02779号-1